戰棉被

在台灣的冬天裡,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總是喜歡蓋著厚厚的棉被入睡。冷冷的天氣,配上暖暖的被窩,光想像就好幸福。而夏天的時候,我還是愛蓋著厚厚的棉被入睡。熱熱的天氣,開著冷冷的冷氣,再配上暖暖的被窩,光想像都覺得浪費電。

到了西雅圖,天氣比台灣涼爽許多,因此厚厚的棉被更是不可或缺。不過在上網買棉被之前,勢必先要查一下 "棉被" 的英文是什麼。原本以為可以查查字典十秒鐘搞定,想不到一查下去,才發現這水很深,我不小心就查了一個多小時。簡單來講,美國人在睡覺的時候,可能會蓋在身上的東西有以下這四種:

  1. Blanket
  2. Quilt
  3. Comforter
  4. Duvet

首先 blanket 跟 quilt 都是屬於比較扁的被子,所以一開始就先出局了。我喜歡的那種厚厚的棉被是屬於 comforter 跟 duvet 這種。但 comforter 跟 duvet 的差別是什麼呢?其實很好分, duvet 是有棉被套的 comforter ,而 comforter 就是沒有棉被套的 duvet 。

也就是說,我從小時候就蓋在身上的東西,就叫做 duvet 。

這就讓我有點好奇了,為什麼會有人想蓋 comforter 這種東西呢?我小時候有次把一床還沒套棉被套的 comforter 蓋在身上,馬上被我媽臭罵一頓,因為 comforter 不好洗,我們一般都只會洗棉被套而已。

再深入研究一下美國人是怎麼蓋 comforter 的,才發現是這樣子:

▂▂▂▂▂ Comforter
───
 上床單
>—————○ 美國人
───── 下床單
▇▇▇▇▇ 床墊
┬───┬ 床架
﹉﹉﹉﹉﹉ 地板

美國人睡覺的時候不會直接觸碰到 comforter ,而是只會接觸到一張薄薄叫做 "上床單" 的東西,因此在清洗的時候只要把上床單丟去洗,而 comforter 的部份就可以久久洗一次就好。在台灣住旅館的時候,常常也會看到這種上床單的設計,這時候就要注意千萬小心不要摸到 comforter 的部份,因為旅館的 comforter 一樣不會常常洗,可能一個禮拜洗一次而已。

想像中,要在睡覺過程中保持只接觸到上床單應該是很累人的事情。果然查了之後,還滿多美國人抱怨上床單這件事的。因此不使用上床單,直接把 comforter 蓋在身上的人也不在少數。不過這樣就要常常把 comforter 丟去洗了,因此 comforter 也不能太厚。

在我查 comforter 跟 duvet 差別的時候,看到一段 YouTube 影片,底下的大家紛紛留言說 "我活了這麼久第一次聽過世界上有 duvet 這種東西" 跟 "我活了一輩子第一次聽過 comforter 這種東西" 。文化差異有時候就是會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俗話說,入境隨俗,難得到了西雅圖,我是不是也應該捨棄 duvet ,試著睡睡看 comforter 呢?

才不要,我的棉被套剛烘乾了,我要來把 comforter 裝進去了。




留言

  1. 本篇登上我近期忠實追蹤最喜歡的一篇!但是comforter的厚度,還是遠遠不及臺灣冬被Q^Q 給喜愛臺灣厚被的觀眾:如果來美國,記得把棉被芯列在托運行李清單裡!有空間餘力的話,帶上一條,月光寒冷的夜晚,給你家鄉的溫暖!

    回覆刪除
  2. 這篇知識量太大了,不過我之前有看過一個外國人鋪床的影片,先是床墊、毯子、被單.....前前後後鋪了十幾層有,我還想說到底要忙多久XD

    回覆刪除
  3. 記得以前我小姨媽回台灣,有打一條棉被讓她帶回美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