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手機門號

不管在哪個國家,擁有一支自己的手機門號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還沒有手機門號的時候,這個感觸更深。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們都還沒有手機門號,所以不管是在網路上買東西、預約辦事情、填寫政府文件,都要祈禱 "手機號碼" 這個欄位不是必填項目。

但事與願違,幾乎做每件事都一定要填手機號碼。我唯一的手機號碼就只有台灣大哥大的號碼,因此接下來要祈禱的是這個網頁不會檢查這個號碼是不是美國的手機號碼。我遇到大部份的網頁都會擋掉非美國的號碼,但就算填台灣的手機號碼勉強能過,也還要祈禱他不會真的打電話給我,要不然國際漫遊的錢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辦一支美國的手機門號就變成當務之急了。

查了一查美國的電信公司,發現它跟台灣有個地方很不一樣:通話跟簡訊吃到飽是每個電信方案的基本配備。我找了好久,只有一些給老年人或是低收入戶的方案才有在限制通話跟簡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大家都不太講電話或傳簡訊了,所以電信公司才敢這麼大方。

由於還沒有力氣研究太深入,所以我們打算先隨便辦一支最便宜的預付卡方案,因為預付卡不用綁約,所以之後要換成別的方案也不用擔心。因為 T-Mobile 看起來滿便宜的,所以我們就打算辦他們的。

為了節省排隊的時間,就想說到他們的官方網站預約一下:

傻眼了,連預約辦電話號碼也要填電話號碼。

實際到現場的時候就滿單純的了,跟他說要辦什麼方案,填一下 email ,再刷卡結帳就辦好了。整個過程大概不到十分鐘,比買滷味還快。

這邊又有另一個跟在台灣辦手機的差別:由於法令規定,在台灣辦任何的手機門號都是要看證件的,連最單純的預付卡都要證件,因此每支手機號碼都可以追到它的擁有者是誰。但我昨天辦手機門號是不用任何證件的,唯一需要的個人資料只有 email 而已。理論上只要有錢有閒,愛辦幾支門號就辦幾支門號。

不管怎麼樣,總算是拿到一支手機門號了。


之後在網路上填資料時,不用先花時間祈禱再開始填,應該可以更有效率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