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隆咚槍

聽說台中的槍枝相當氾濫,去全聯就買得到槍,沒錢買也可以撿別人掉在路邊的。不過這都僅止於聽說而已,其實我在台中長大的過程中從來沒看過真槍。唯一比較接近槍的時刻,是高中軍訓課打靶的時候。但我對槍這種東西一直是興趣缺缺,所以當時打靶也是隨便扣幾下扳機就了事。關於打靶印象最深的並不是開槍的那一刻,而是在教官在講義上把 "卡榫" 寫成 "卡筍" 的時候。一開始覺得是教官不小心寫錯字,後來才發現 "卡筍" 似乎是一個通俗的寫法,讓人瞬間食慾大增。

聽說美國的槍枝也是很氾濫,校園槍擊案層出不窮,校園以外的槍擊案也層出不窮。但我搬來西雅圖已經快一年了,還沒有親眼目睹到任何真槍實彈。頂多只有看到有些商店門口會貼一些禁止帶槍進門的警告標語,提醒我這邊真的是有槍的:


這個禁槍標語就放在禁菸標語的旁邊。幸好有這兩個標語,保護我們不會吸到二手菸,也不會看到槍。

我沒有看到,並不代表沒有發生。光是西雅圖警察局的官方資料中就可以看到,西雅圖在 2022 年的平均每天都有發生兩起槍擊事件,是歷年來頻率最高的一年。因此還沒看過槍也不要氣餒,去熱鬧的地方多試試手氣,很快就可以被流彈掃到了。

今年在台灣引起最多討論的美國槍擊案,應該要算是五月發生的南加州教會槍擊案。由於槍手跟教會的政治光譜明顯是對立的,因此不少文章都認為犯案動機是 "政治仇恨" 。這些文章討論了許多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問題,但這個問題在台灣存在已久,講也講不完。一百個台灣人,就有一百間他們最愛的台灣小吃,也有一百種他們的身分認同跟政治傾向。

在看相關新聞的時候,意外發現這位槍手跟我唸的是同一所高中。我猜他在上軍訓課的時候應該是比我認真一點。為了彌補我當年軍訓課的不足,我決定在美國實地考察一下。於是上禮拜我就拜訪了一間槍枝專賣店,它還有附設靶場。一進門就看到一排排的手槍擺得整整齊齊的:

我跟店員表明身分跟來意:我是一個外國人,想要多了解一點美國槍枝的相關規定。店員非常親切地向我說明,在這裡外國人是不能買槍的,但可以租槍進靶場體驗射擊。而進靶場除了要出示護照以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定,就是一定要兩個人以上結伴同行。我好奇問了為什麼會有這個規定,店員表示這並不是法律上的要求,只是他們店裡的規定,用意只是預防有人在靶場裡舉槍自殺。我自己是有點想不通這個邏輯,是覺得會自殺的人都沒朋友嗎?

不僅可以拿來殺人,還可以拿來自殺,槍枝似乎滿危險的。這麼危險的東西,為什麼在美國會是合法的呢?它不僅合法,而且還是美國憲法等級的合法。美國人到底在想什麼呢?

我讀了一些相關的討論,都一再提到了 "民兵" 的這個概念。在兩百多年前,民兵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 "全民皆兵才能保衛國家安全" 這個觀念似乎深植在眾多美國人的心裡。

而另一個擁槍的理由是為了防止政府的暴政。如果只有警察跟軍人可以合法持槍,那麼當政府的權力過份擴張時,手無寸鐵的人民就很難進行反抗了。從台灣的歷史脈絡來看,這並不是毫無根據的恐懼。

總結起來,我自己看到擁槍派最大的兩個假想敵,一個是敵國,一個是美國政府。為了抵抗這兩個敵人,勢必要做出一些犧牲,比方說槍枝引發的治安問題。這樣的犧牲是合理的嗎?除了槍枝以外,有沒有可能有其他辦法來抵抗這兩個敵人呢?嗯,我只是一個外國人,怎麼會知道呢。


留言

  1. 身為旅居此地的外國人,美國人與槍枝管理的議題我們難以置喙,但卻真的希望能有安心的環境生活!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