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百多年前,牛頓跟萊布尼茲在吵是誰發明微積分的,而在三十幾年前,春水堂跟翰林茶館則是在吵是誰發明珍珠奶茶的。微積分不僅抽象複雜,定理與公式更多如牛毛,數學的美感可以說是蕩然無存。珍珠奶茶就不同了,用一個恆等式就涵蓋了整個文化底蘊:
珍珠奶茶 = 珍珠 + 奶茶
不僅簡潔好懂,還可以拿來喝。何者在數學上具有更高的成就,不言自明。
在台灣不喜歡喝珍奶,就像在美國不喜歡美式足球一樣;感覺像是個怪人,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選擇還那麼多。我自己就沒有特別愛喝珍奶,覺得喝飲料就應該專心用喝的,像珍奶這樣又喝又嚼的好容易錯亂。
雖然我不愛喝珍珠奶茶,但我還滿愛喝奶茶的。在台灣時,我常常光顧一家叫做 "不要對我尖叫" 的手搖店,每次都是買他們的古早味紅茶,然後回家搭配地方小農的鮮奶來調製合自己口味的鮮奶茶。搬到了西雅圖之後,我很驚喜地發現我們家不遠處也有一家不要對我尖叫,但走進去後也很驚嚇地發現一杯古早味紅茶要價約一百五十塊新台幣,幾乎是在台灣四倍的價錢,害我差點尖叫起來。雖然心痛,但衝著那股熟悉的紅茶味道,我們也還是滿常咬著牙去消費的。
其實不止不要對我尖叫,西雅圖其實隨處可見手搖店。有從台灣開分店過來的,也有西雅圖當地的品牌。在今年四月多的時候,我們拿到了這張傳單:
這時候我才知道在美國有所謂的 "珍奶日" ,各地似乎都有相關的活動,我們家附近也不例外。這張傳單介紹的是華盛頓大學後門便當街的活動,短短一條便當街竟然有將近二十家店參與。我們當天也散步過去想共襄盛舉,但到了現場之後發現每一家店都大排長龍。我們帶著兩個女兒,實在沒有那個美國時間跟這群美國人慢慢排隊,所以一杯珍奶都沒買到就離開了。
前幾天,我注意到我們家巷口的 Jamba Juice 也開始賣珍奶了。我實在很好奇,這家果汁冰沙的專賣店能做出什麼像樣的珍奶,於是忍不住就走進去了解一下。店員表示所有品項都可以加珍珠,但我看了半天,實在找不到適合加珍珠的茶。我問店員說有什麼推薦的嗎,店員說最適合的是草莓冰沙,要不然芒果冰沙也不錯。在一陣錯愕下,就點了這杯邪物:
先不論冰沙加珍珠到底合不合法,我喝了一口,才發現那珍珠根本不是珍珠,咬下去完全沒有彈性,口感上更接近球狀的羊羹。而珍珠的甜味也不是普通的黑糖或是蜂蜜味,而是某種神秘的糖果味。這杯飲料可以說把珍奶恆等式改寫成了:
珍珠奶茶 = 糖果羊羹 + 芒果冰沙
這個組合實在太過前衛,所以我後來努力喝了半杯之後,受不了就忍痛倒掉了。喝過這杯前衛珍奶之後,我才明白在文化走向國際之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真的是笑中帶淚。花了美元沒有變成想要的東西Q Q
回覆刪除好想嘗試Orange dream machine配珍珠 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