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來西雅圖之前,我想像中的美國生活是極為不便的。離家最近的超市就要開車十五分鐘,隨便一家餐廳都要開車半小時。家裡附近只有一片住宅區,什麼醫院、學校、銀行等等基礎設施全都遠在天涯。總而言之,在我想像中,在美國生活是不能沒有車子的。
到了西雅圖之後,才發現我的想像大錯特錯。我們家出門過了馬路就是一座購物商場,裡面超市、餐廳、銀行、醫院、服飾、家具,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兩個女兒的學校也是走路十分鐘就可以到,而我老婆的學校則比較遠,但也是走路二十分鐘左右的距離。如果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公車跟捷運也算滿方便的。我原本打算在搬家的第一個禮拜就要買車,結果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還沒有買。
既然不用開車就可以生活得下去,那為什麼馬路上還是有這麼多車呢?感謝最近把車子借我們開的朋友,我們最近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要開車了:因為要出去玩。上個月我們開車到加拿大玩,這個月我們開車到滑雪場玩,下個月我們打算開車去找麋鹿玩。如果想搭大眾運輸到這幾個地點的話,都至少要花上半天,甚至是根本到不了。
由於最近比較常開車,所以這邊紀錄一下台灣人到美國開車可能會感到驚訝的部份:
!?可以合法闖紅燈!?
在美國開車時遇到紅燈時,是可以合法右轉的。只要確保綠燈的車道上沒有車子會因為你紅燈右轉而需要減速,就可以大膽地右轉下去。我人生第一次紅燈右轉時,就好像到餐廳看完菜單的價錢後決定直接離開一樣;明明沒有違法,但還是有種做錯事的感覺。
不過也要提醒一下,並不是每一個路口都可以紅燈右轉。如果看到以下這種牌子的話,就是禁止紅燈右轉的:
!?沒有紅綠燈的時候反而要停下來!?
在台灣,常會看到以下這個標誌:
在 "停" 這個字上畫個斜線,很直覺就是 "禁止停車" 的意思。那麼以下這個標誌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小時候總以為這個牌子就是 "可以安心停車" ,跟 "禁止停車" 剛好是互斥的標誌。但安心之餘,又感到些許的不安:為何看似親切地允許我們停車,卻用這種血紅的背景色,好像在暗示著什麼危險呢?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這兩個標誌的 "停" 是不一樣的 "停" ,一個是 "禁止停車" 的 "停" ,另一個是 "停車再開" 的 "停" 。中文也許比較難以理解,但翻譯成英文就好懂得多了:一個是 "park" ,另一個是 "stop" 。雖然車子都會停下來,但意義完全不同。
通常 "停車再開" 的牌子會立在路口,而路口也通常會禁止停車,因此這兩個標誌不僅沒有互斥,反而還常常同時出現,像是這樣:
在美國,不論是繁忙的城市,還是空曠的鄉村,照片中的 "STOP" 標誌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因此車子會一直需要停車再開。如果一個路口有很明顯支道跟幹道的區別,就只有支道會標示 "STOP" 。但萬一分不出來支道跟幹道呢?那麼這種路口的每條岔路上都會插一根 "STOP" 標誌,而且還會是進化版的 "STOP" ,也就是像上面這張照片中的 "STOP ALL WAY" 。如果看到這種牌子,皮就要繃緊一點了,因為各個方向來車都要遵守 "先到先走" 的規則,所以如果這時候恍神的話,可能就會弄錯順序而被按喇叭了。由於在台灣沒有 "STOP ALL WAY" 的這種牌子,如果不知道相關規則,喇叭聲將會不絕於耳。
!?一個車道同時讓兩個方向的車子開!?
在美國有一種特別的車道,位在整條馬路的正中央,叫做 "中央左轉車道" ,長得像這樣:
顧名思義,這條車道是給車子左轉用的。跟一般的左轉道不一樣,它同時可以讓雙向的車子左轉。雖然有點磨損,但還是看得出來車道中有兩條左彎的箭頭;比較靠近我的箭頭是讓我左轉的,另一條箭頭則是讓對向來車左轉的。
我剛開始認識這種車道的時候,就擔心這樣兩邊的車子會不會對撞。但後來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在兩個箭頭的地方左轉,這樣就不會有對撞的問題了。但後來發現,那兩個箭頭只是用來示意而已,其實整條車道的每個點都可以左轉,所以我又開始擔心會不會對撞。但後來知道這條車道有一個規定,就是車子不能在裡面開超過 60 公尺,因此大家只有在真正要左轉的時候才會切進去,這樣就比較不會對撞了。
!?市區速限只有 30 而已!?
車開得越快,出車禍的機率越高。為了處理車禍,馬路就會堵住,所以車就會開得越慢。因此為了讓車開得快一點,我們要有速限的規定,來讓車子不要開那麼快。以下是西雅圖某條市區馬路上的速限標誌:
乍看之下或許會感到驚訝,想說市區的速限不是應該都是 50 嗎?但回想起來,原來這個 30 的單位並不是公里/小時,而是英里/小時,因此換算起來就差不多真的是 50 公里/小時。
除了英里以外,我還常常在路上看到英尺這個單位。比方說這個標誌,就是說這附近 30 英尺內禁止停車:
不僅如此,在美國使用 Google Map 導航時,如果沒有特別設定的話,就會自動變成用英里跟英尺來算距離。因此它就會講出 "前方兩英里處右轉" 或是 "前方兩百英尺處左轉" 這種指示,讓人十二英尺金剛摸不著腦袋。剛開始時,由於我對於英里跟英尺還沒有培養出距離感,所以常常在一陣慌張中開錯路,然後就會需要繞一大段路才能開回原本的路,可說是失之一英尺,差之一千英里。
提到兩百英尺這個距離,對於一個被公里跟公尺寵壞的台灣人來說,應該直覺會認為是 0.2 英里對吧?差得遠了,答案是 0.037878 英里。原來 1 英里並不是 1000 英尺,而是 5280 英尺。就連美國人要記得 "5280" 這個數字都會需要口訣來幫助記憶,更別提還有 1 英吋 = 1/12 英尺跟 1 碼 = 3 英尺這些其他英制的單位,不禁讓人敬佩起美國人的心算能力。
!?繳停車費還要會預知未來!?
俗話說得好,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車子開完了總要找位子停。有時候運氣好,可以找到免費的停車位,但運氣不好的時候,就會找不到免費的停車位。在付費停車位旁邊,通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牌子:
以我在台灣繳停車費的經驗,通常是在取車的時候才會計算我總共停了多久,然後告訴我這次停車費要繳多少。但在美國,不論是路邊還是停車場,大都是要你在把車停好的那一刻,就要先預測自己這次會停多久的車,然後預付相對應的停車費。
原本以為預測停車時間會是很強人所難的事情,但我自己實際停過之後,覺得其實還算容易。只要在心裡想一下等等停完車之後是去哪裡辦什麼事,或是跟誰吃什麼飯,沒什麼意外都能在預計的時間回來取車。如果真的有事情耽誤了,我猜想也可以用手機來延長時間,但我自己目前都沒有延長過。預測未來,並沒有我預測的那麼難。
!?結語!?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懷疑我的美國駕照是不是用雞腿換的,為什麼這麼多基本的交通規則都沒有在考駕照的時候就學會?的確是用換的,但不是用雞腿換的。由於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對台灣人的駕駛技術有莫名的信任,所以特別允許台灣人不用筆試,也不用路考,直接就可以用台灣駕照來換取華盛頓州的駕照。
如果有華盛頓州交通部的官員看到這邊,發現台灣人到美國開車原來有這麼多問題,千萬不要取消台灣人免試換照的規定,只要在規定下方放一個超連結來引用我這篇網誌就好了。不客氣。








美國行人最大不是在跟你開玩笑的...另外校車也是很猛, 還有美國校車停的時候會舉一個Stop sign, 所有車都要停下來, 真的很保護弱勢
回覆刪除真心希望趕快推廣汽車的表情符號:「困惑中」、「我很緊張,不要按喇叭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