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什麼時候會笑?當然,每個人的笑點都不一樣。有人喜歡政治笑話,有人喜歡宗教笑話,有人覺得政治跟宗教就是個笑話。在這世界上各式各樣的笑話中,我目前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美式幽默的笑話。
美式幽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就是在美國這個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笑話;就好像 "台式幽默" 是在台灣這個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笑話一樣。這麼講其實還是有點抽象,不如我們來看個實際的例子。比方說我們家附近有一家加油站,他們的招牌上就有這麼一個笑話:
如果直翻這個笑話的話,就會是 "塔可貝爾是唯一還能用一塊三十九分錢就買到汽油的地方" 。其中 "塔可貝爾" 是一家在美國經營的墨西哥速食餐廳。如果沒有去過美國的話,就不會吃過塔可貝爾;如果沒在美國加過油的話,就搞不清楚一塊三十九分錢的油價是貴還是便宜;如果對英文俚語不熟的話,就不知道 "gas" 除了 "汽油" 的意思,還有 "放屁" 的意思。由於這個笑話要在美國講出來才合理,因此我覺得它就是典型的美式幽默。
不論是美式幽默還是台式幽默,或是什麼諧音梗跟地獄梗,這麼多種笑話,在本質上有沒有共同點呢?許多學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比方說 "調劑理論" 跟 "優越理論" 等等。而其中我自己最認同的,則是 "不協調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幽默源自於笑話中表面上跟隱含的意思之間的不協調。比方說剛剛的加油站笑話中,表面上它好像是說塔可貝爾有賣便宜的汽油,但背後隱含的意思其實是說塔可貝爾的墨西哥式速食很容易讓人放屁。這兩個意思相差甚遠,但卻可以用同一個句子來表達。如此一來,就產生了不協調的感覺,而幽默就這麼出現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喜歡聽笑話,並且不滿足於一兩個笑話,而是需要有人連講一兩個小時的笑話給你聽的話,你應該會喜歡站立喜劇。我平常只會在網路上看站立喜劇,但每次聽到現場觀眾歡快的笑聲,總是很嚮往那種臨場感。終於在上個禮拜,我挑了個良辰吉日,到我們家附近的喜劇俱樂部看了我人生第一場的現場站立喜劇。
我看的這場站立喜劇總共會有十個喜劇演員輪流上台,每個人表演十分鐘。在我坐定位後,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好,準備好接受一連串的美式幽默。但在第一個人以流利而飛快的英語開講的時候,我才驚慌地意識到這裡沒辦法開字幕的殘酷事實。一直等到他講完,我都還跟不上他語速的車尾燈,以致於我連一個美式幽默都沒有接受到。
第二個表演者上台後,我很慶幸地發現他語速沒那麼快了。但他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講 "月亮" 的梗,而且他似乎把 "月亮" 當作一個動詞在用,讓我困惑不已。後來上網查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在英文中的 "月亮" 這個字也有 "露屁股" 的意思,理由似乎是因為屁股白白圓圓的,跟月亮很像。
接著換第三個表演者上台。雖然我也還算跟得上他講的笑話,但他講的主題太過沉重,是關於表演者本人自殺未遂與心理治療的經驗,所以現場的反應不怎麼捧場。一部份可能也是大家不確定該不該笑,所以笑聲總是帶點保留。
在第四個表演者講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位奇裝異服的男子走進觀眾席。他戴著一頂紅色的禮帽,上面加裝了惡魔的角跟章魚的觸手,身上穿著誇張的紅色風衣,鼻子上還戴著紅色的小丑鼻。台上的表演者看到這個人走進來,馬上放著原本的笑話不講,直接跟這個觀眾席進行訪談。台上跟台下之間的互動很有趣,而且後來幾乎每個表演者上台後,都要花個幾分鐘跟這位男子互動一下。
後面的表演者順序我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了,但有個笑話是我記得滿清楚的:其中一個表演者是一位黑人,但皮膚沒有很黑。果然,他就真的把這件事情當作梗:
常常有人跟我講
"以一個黑人來說 你看起來滿不黑的耶"
我聽到這種話就覺得很奇怪
難道我也可以這麼講嗎
"以一個白人來說 你看起來滿不白的耶
我看你連一艘船都買不起"
(觀眾笑聲)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們這種弱勢族群應該要站在一起
不要互相傷害
所以我就不會講說
"以一個墨西哥人來說 你看起來滿不像墨西哥人的耶"
(停頓)
"喔當然啊 因為我是菲律賓人啊"
(觀眾笑聲)
另一個我記得的笑話是跟聖經有關的:
我小時候是在一個基督教學校念書長大的
當時聽到一個聖經故事
說有位先知叫以利沙
他有一天在路上走的時候
突然有幾個小朋友跑出來笑他
"啊哈哈 你是個禿頭 有禿頭 禿頭好好笑"
以利沙一氣之下 就顯了神蹟
召喚出一頭熊出來
直接把小朋友們通通咬死
(停頓)
我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之後 就想說
以利沙當時顯神蹟的時候 這個神蹟一定要這麼兇嗎
難道不能 "噗" 地一聲 讓自己長出頭髮就好嗎
(觀眾笑聲)
我好奇以利沙在小朋友通通死光之後是怎麼想的
會不會是
"嗯 我想他們以後應該不會再犯了"
(觀眾笑聲)
雖然我在美國住的時間還沒有很長,對美國文化還沒有很了解,但幸好我有事先研究過 "不協調理論" ,所以我可以在聽到這些笑話的時候,馬上分析出它表面上跟隱含的意思之間的不協調,進而及時地控制我的顏面神經,在適當的時間點大笑出聲。什麼?你說聽笑話不用這麼辛苦?這樣分析笑話跟機器人沒兩樣?請你不要這樣汙辱機器人,現在機器人的幽默感已經到另一個層次了。就讓我們請機器人的幽默感來為這篇文章做個結尾吧:



本篇觀後感:幽默是很需要文化底蘊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