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 "書" 這個東西嗎?我不止聽過,在我小時候,甚至曾經親看過 "書" 。如果你是比較年輕的讀者,我或許需要解釋一下。所謂的書呢,就是把文字與圖案印刷在紙張上,然後再把這些紙張裝訂在一起的物品。傳說中,看到了書之後,人的知識與涵養就會增加。但隨著現代科技進步,書就這樣慢慢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話雖如此,我最近發現我們家附近有個叫做 "圖書館" 的地方,裡面竟然藏有成千上萬的書。看到這些上世紀的古物,讓人彷彿置身於歷史博物館。圖書館的書,不僅可以在圖書館裡看,還可以借回家看。最離譜的是,不管你看多少書,竟然一毛錢都不用付。也難怪大家都不想看書,畢竟免費的東西哪會有什麼價值呢。
由於我們目前是住在西雅圖,所以圖書館裡大都是英文書。英文雖然不是我最擅長的語言,但我也沒有其他擅長的語言了,所以也還是硬著頭皮借來看。對於沒看過書的讀者,我在這邊介紹一下書該怎麼看:首先,要把書打開第一頁。細心的讀者們這時候發問了,第一頁在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端看你這本書是哪個語言。如果是英文的書,那麼就是從右往左翻的第一張紙。但像是中文或是日文,那麼很可能就是從左往右翻的第一張紙。那英文版的日本漫畫呢?很好的問題,讓我們從圖書館借一本漫畫實際操作一次。如果我們照著英文書的習慣打開書,就會被書給 "嘿! 你翻錯方向啦!" 地大聲喝斥:
既然連免費的書都沒人看了,照理說世界上應該不可能會有賣書的商店吧?信不信由你,在我小時候還真的有 "書店" 這種地方。那是個瘋狂的年代,除了賣書的店,還有出租錄影帶的店、洗相片的店、賣唱片的店、賣健達出奇蛋的店等等。更瘋狂的是,就算你不去逛書店,書店也會來逛你。我以前還在台灣上學的時候,老師會在上課時間把書店的購書單傳閱下去,想買書的人就再跟老師登記。我當時對於這種書香味與銅臭味交雜的狀況很不理解,又香又臭,好像廁所的芳香劑一樣。
等我兩個女兒上了西雅圖的小學之後,才發現這邊的書店不僅還存在著,而且吃相更加地難看。除了班上會傳閱書店的書單以外,今年還直接霸佔了學校的場地,舉辦了為期一整個禮拜的書展。為了近距離理解這個官商勾結的邪惡活動,我特別報名了這個書展的志工。
到了書展現場,向學校負責書展的老師報到後,老師就神情嚴肅地警告我們這些志工,等一下的情況將會非常地失控。下課時間一到,大批失控的小學生們果然拔山倒樹而來。我還沒反應過來,面前早已大排長龍了一群小顧客,等著我幫他們結帳。我勉強做好表情管理,掃了商品條碼,接過他們手上的鈔票,準備要找零錢給他們時,我就傻住了。就像書一樣,我以為硬幣也是個上個世紀才會看到的古物。我努力辨認各種美金硬幣的面額,但徒然無功。在絕望中,我突然靈機一動,假裝要跟面前的小朋友一起算數學,一邊數著硬幣,一邊觀察小朋友有沒有皺眉頭。
就這樣,我有驚無險地渡過了兩個小時的志工時間。事後跟美國的同事閒聊時,同事表示在他小時候就已經有這樣的書展了。他非常喜歡那段逛書展的時光,因為那是小孩子難得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決定自己要買什麼東西的機會。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這種辦在學校的書展,在美國是全國性的活動,並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了。再查了一下,發現這個活動的營收其實會回饋給學校,讓學校有經費可以買更多的書給學生。看來,這個活動並不是像我原本以為的那麼差勁。
最近看到了這麼多的書,讓我不禁惋惜起來,為什麼我們最近都看不到書了呢?


整篇有反串的地方要註明!
回覆刪除書展的小孩們拔山倒樹而來真的非常精確,還好我被分配到不用找零錢的工作!
從頭到尾都非常浮誇!哈哈哈哈
回覆刪除我記得小時候還有傳閱郵購單,買一堆有的沒的文具小東西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