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很多形式。有時候是拿在手上的現金,有時候是寫在銀行帳戶裡的數字,有時候是存在區塊鏈裡的亂碼。不管是哪種形式,其實都存在某種程度的信任關係。當我拿著現金時,我相信發行這張鈔票的政府可以保證它的價值;當我把錢存到銀行裡,我相信銀行不會明天就倒閉;當我買了一塊比特幣時,我相信整個世界會繼續不理智下去。
在我們家裡,有一款相當熱門的貨幣,就是 3M 的便利貼。一張張看似不起眼的便利貼,卻是我兩個女兒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當她們乖乖吃飯、乖乖喝水、或是乖乖做她們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時,我們就會發給她們相對應的工資,也就是把便利貼給貼在她們床邊的牆上。當她們想吃巧克力冰淇淋、焦糖巧克力、巧克力車輪餅,或是其他飯後甜點時,就可以用合理公道的便利貼來購買。
有一種形式的錢,是我在台灣從來沒有用過的,那就是支票。台灣不是不能用支票,只是它不是一種大眾習慣的交易方式。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親眼看過一張支票,更別說是拿支票來買東西,或是把支票拿去兌現。上網查了一下,在台灣如果要兌現支票的話,似乎必須要去銀行臨櫃辦理,而且要過兩三天才會入帳,麻煩得很。
但在美國,雖然可能沒有到 "滿街跑" 那麼誇張,但支票相對是比較生活化的東西。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是真的可以掏出支票,寫上金額,就拿來結帳的。我老婆當年在美國唸碩士的時候,每個月要繳宿舍的房租都是用支票。現在我老婆在唸博士,每學期的獎學金也都是用支票的方式拿到。
去年感恩節時,我透過樂天網購平台買了一雙鞋子,就得到了五十幾塊美金的回饋金。如果不想把回饋金繼續擺在樂天上,而想要直接拿到這筆錢的話,也只有支票這個選項。過了快三個月,我昨天終於在我們家信箱看到了樂天寄來的支票:
和台灣不同的是,幾乎各家銀行都不需要臨櫃辦理,只要打開手機用 app 就可以把支票存到自己帳戶裡了。而且這個功能不會藏很深,通常都是在一打開 app 的第一頁,按一個鍵就可以到達的功能。我在手機掃描完這張樂天的支票之後,也幾乎是馬上就入帳了。這種方便的程度,彷彿是美國人每天都照三餐在存支票似的。在信用卡和行動支付當道下,支票這種上個世代的產物竟然還能存活下來,我想應該是有它迷人之處。比起螢幕上摸不到的數字,拿在手上的支票好像更讓人有真實感。就像有人偏好黑膠唱片勝過光碟片一樣,也許這些還喜歡用支票的美國人所追求的,就只是那個手上的溫度吧。
3M貨幣在家裡流通的每一天!或許紙本型式的支付工具,也還是有其難以取代的真實感。
回覆刪除這讓我想到我2004年剛到美國唸書的時候,一下飛機就跑去學校對面的BOA開戶,手續辦一辦後行員就跟我說開好了,帳號是這樣這樣,然後可以用網銀怎樣怎樣,這時我問了,怎麼沒有存摺?!台灣到銀行辦事都要存摺,行員一臉驚訝的說,我們早就不用那種東西了 XD 當下蠻糗的
回覆刪除